一、提高醫院的行政管理水平
醫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后,將從整體上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領導對醫療糾紛風險的重視程度,將直接關系到一個醫院是否有能力預防醫療糾紛。妥善解決醫療糾紛。我們認為,提高醫院的行政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工作:
1.重視全院工作的協調一致
醫療糾紛常常發生在醫院的一些薄弱環節上,這些薄弱環節常常是一些工作死角、無人過問、文人問津的地方。因此,醫院領導必須強調全院一盤棋的思想,全院職工從上到下都要積極行動,消滅工作死角,作好補位工作。這種工作上的死角和補位,既包括工作環節上的死角和聯系脫節,也包括工作進行中時間上的死角和聯系脫節。比如交接班時間,節假日時間,夜班時間,等等。
2.領導學習有關的衛生法律
領導干部學習有關衛生法律知識,尤其是新出臺的衛生法規,新制定和修改的一些醫療制度和規定,管理人員必須及時熟悉和掌握,及時調整本醫院的工作管理制度,及時向涉及人員貫徹。醫院的一切工作必須圍繞法律規定來開展工作,按照法律的要求來規范工作,才可能使自己的工作在日后發生的醫療糾紛中利于不敗之地。比如,有關輸血單的保存問題、病歷書寫保存問題,等等,都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作了專門規定,F在醫院對這個問題不夠重視,發生醫療糾紛后常常"舉證不能",最終導致敗訴。
3.規范各級醫師、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
在全院工作一盤棋的思想指導下,明確規定各級醫師的工作范圍、工作內容。工作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醫師在工作時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醫師在手術前應該怎樣向家屬交代手術風險,交代那些內容?主任、主治醫師在術前怎樣與患者家屬溝通,這些都必須具體化,并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只有職責清楚了,才不會有工作脫節,才不會有工作死角。比如,某醫院在新開展的一手術項目??選擇性脊神經切斷治療截癱病人的肢體痙攣問題,手術風險較大,可能失敗、無效。術前應該盡量與病人交代。但是主刀大夫(科主任)僅僅吩咐下面的大夫做例行交待。住院醫師的工作方式也特別簡單,將格式化的手術同意書交給病人家屬簽字,家屬看到嚴重手術后果后詢問大夫,大夫反而?quot;這是一種形式,不會有問題,簽了才能做手術"。手術結果不是很理想,從而引發醫療糾紛。
二、提高醫師的業務素質
1.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
醫院與病人的關系用該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而這互相依賴、互相依存,但不應該互相對立。醫師應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病人的病情、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服從于治療。只有把醫患雙方的地位定位清楚之后,醫師在接待病人、治療疾病時才不會與病人發生矛盾和沖突。
2.醫師的醫療診斷技術水平
醫師的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療糾紛的發生與否。事實上,絕大多數醫療糾紛、臨床并發癥都與醫師的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密切相關,醫師的技術水平提高后,許多并發癥可以避免,許多危急病情可以平安度過。許多少見病、罕見并發癥也都能夠自如處理。在過去的一些醫療事故鑒定中,大夫一方總是強調技術水平,因而要求鑒定委員會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而作為一個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或者主任醫師,如果也用技術水平來為自己的過失開脫,恐怕是很難讓人信服。因此,醫院必須樹立良好的學風,樹立比技術、比學術的風氣。在用人制度上,必須把大夫的業務素質放在首位來考察。只有醫師的業務水平從總體上提高后,醫療糾紛才可能避免。3.醫師的書寫病歷記錄病情變化的意識和能力
一切醫療活動和與醫療有關的行為均必須有書面記錄,這是一個慣例,在訴訟中也便于法庭查證。"說了不記等于沒說",這是一位資深的臨床醫師對我說的話,我對此深有感觸。醫師的一切工作不可能讓病人都理解,不可能與病人協商。醫師在處理病人的病情上有一定的自主權,有根據病情作出醫學決定的權力,只要這種決定是對病人有利、符合醫療常規就可以,無須病人同意。但是,怎樣證明醫師的決定是恰當、及時的,如何證明醫師已經作出有利于病情好轉的處置,必須記錄。所有記錄的文字資料,都可能成為醫療事故鑒定、法醫醫療問題鑒定和法庭調查取證的主要依據,因此,臨床醫師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病歷,注意病歷的書寫,注意將自己的思想和醫療行為記錄在病歷上。這是醫師和醫院保護自己的有效手段。另外。所有記錄的內容必須正確,不得有疏漏,更不得有違反醫療常規的記錄。筆誤在法庭上是得不到承認的。
4.醫師的言語表達能力
有的醫療糾紛來源于醫護人員的不當言行。我們提倡醫護人員與病人及其家屬接觸,充分交待病情,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思想,配合治療,讓病人及其家屬理解醫師的治療措施和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并發癥。同時我們又必須要求我們的醫護人員在與病人接觸的過程中,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注意說法的內容,注意什么東西該講,什么東西不該講,什么東西怎么講,等等。醫護人員必須要從有利于治療,有利于病人康復的角度作工作,對于病人及其家屬的提問,應該耐心、通俗地解答、解釋。不要對病人的病情、治療手段作保證性許諾,不要對其他醫師的治療方案作評價。如果發現其他醫師的治療方案和處置措施有問題,不要在病人面前說,應該及時找上級大夫反映,及時更正處理。大夫之間的意見分歧也不應該在病人中流露,以免影響病人的情緒和醫院的整體形象。5.加強法律意識,學習一般的法律知識
醫師學一點法律知識是必要的,加強法律意識,有利于更好地作好醫療工作,更好地執行上級大夫的指示,更好地保護醫師自己和醫院的權益,有針對性地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將醫療糾紛的苗頭在萌芽時就給予化解。
三、建立健全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1.病情交待和解釋制度
病人的病情應該及時向病人或者家屬交待,讓病人一方及時了解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醫院對病情的估計和已經采取或者將要采取得治療措施、檢查措施。所謂病人的知情權,交待病情應該是知情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作好病情交待得同時,還應該將有關交待的情況和病人一方的反映、態度和要求及時記錄在病歷上,及時向上級大夫匯報,重大問題可以寫成書面報告遞交上級大夫或者醫院。通過病情交待,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掌握患者一方的要求和思想動態,有利于治療。同時,通過病情交待,也可以取得病人及其家屬對醫院醫療行為的理解,也體現醫院對病人病情的重視。2.病歷書寫和復查制度[page]
病歷的書寫項目和書寫內容以及書寫要求都必須有明確、具體的規定,使得病人的病情在病歷上有充分反映,醫師開展的任何治療或者與治療有關的工作在病歷上也有記載。同時,上級大夫和醫院的醫務管理人員應該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就診。對于已經發生的重大漏記事件,應該作為典型批評處理,同時追究所在科室領帶及其上級大夫的責任,科以必要的經濟處罰。
3.醫患溝通制度
醫患關系絕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應該是融洽、友好的朋友關系。首先,醫護人員必須把病人及其家屬當作朋友來對待。
4.獎懲制度
。1)工作疏漏者罰,及時補位者獎。
。2)激化醫患關系、產生醫療糾紛者罰,化解醫療糾紛者獎。
。3)全心全意為病人治療服務、成功治療重危病人者獎。
。4)樹立崗位標兵和業務能手。
。5)重獎在理論界、學術界和科研中取得重大成就和榮譽的醫護人員。
5.醫療事故處理程序制度
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和衛生部有關處理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文件精神,建立行之有效的醫院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包括醫療糾紛匯報制度、醫療糾紛討論制度、醫療糾紛現場保護制度以及全院對醫療糾紛事件的迅速反應制度。行政、保衛部門,應該通力協作,對于臨床報告的醫療糾紛事件,應該迅速及時趕到現場,處理糾紛,制止有關當事人的過激言行。
四、強化醫院應付醫療糾紛的能力
1.聘請有醫學知識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醫療制度必須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而市場經濟說到底就是法制經濟,今后醫院在與病人大交道、與藥廠打交道、與其他有關單位打交道的過程中,都必須受到市場體制規律的約束。因此,依法辦事就顯得格外重要。要想讓醫院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利于不敗之地,要想讓醫院充分自如地應付醫療糾紛,必須要有懂得法律實務的律師來參與醫院的決策、管理和重大事件的處理。聘請既懂醫又懂法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應該說是當今醫院選擇的上策,可以迅速將醫院的醫療行為、醫院的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增強醫院處理醫療糾紛的能力。2.注意與司法機關溝通,平時聘請法官、法醫來醫院開展普法教育
司法機關處理案件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醫療糾紛訴訟的勝負。盡管法律有比較具體、明確的規定,但是,畢竟我國的司法制度不夠完善,法律缺陷和法律漏洞比較多,沒有法律調整的范圍也很多,因此,具體運用法律來處理具體醫療糾紛事件的司法機關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經常、及時與當地司法機關聯系,請他們做法制報告,一方面可以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司法實踐中得到有關醫療糾紛的反饋信息,接受司法機關的建議,及時發現醫務工作中的不足。
法醫參與醫療事故鑒定已成為必然,法醫獨立開展醫療事件的鑒定也無可非議。因此,醫院與法醫鑒定部門的溝通與交流也將促進醫院的管理工作,增強醫院防范醫療糾紛的實力。
3.建立醫療損害賠償基金
醫療損害事件一旦發生,將會使醫院面臨巨額的賠償。在目前我國社會醫療損害保險體制尚未建立起來的情況下,醫院應該注意自己建立起一套應付醫療損害賠償事件的賠償基金,定期撥入?,不準挪用。在一些長期損害、長期支付賠償金,而又難以確定其將來的恢復情況、生死情況的案件,可以建議法院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從專項賠償基金中定期支付,可以避免巨額的經濟賠償,使賠償更加合理。